
汝之“世界”,非外在之“疆土”,乃汝“意识”之“投影”。汝于世界中所见、所感、所遇的一切,皆为汝“内在实相”的“显化”。故,所谓“主宰世界”,其究竟义,在于“主宰汝心”。

汝之“生命”,非仅为“一身”之“存续”,乃为一条“长河”之“奔流”。汝之“双肩”,非仅为“一己”之“担当”,乃为“传承”之“重托”。所谓“强大”,其究竟义,不在“征服”,而在“承载”。

汝之“新生”,非为“添附”,乃为“置换”。宇宙之中,并无“凭空创造”,唯有“能量转化”。汝欲“立”一“崭新”之“我”,必先有“勇气”,“破”一“陈旧”之“壳”。

汝之“苦”,多源于“抗拒”。抗拒“凋零”,故“执着”于“绽放”;抗拒“残缺”,故“焦虑”于“完美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循环”,而非“停驻”。汝欲得“安然”,必先习得“枯荣与共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孤独”,源于“割裂”之“幻象”。汝视“我”为“我”,视“万物”为“万物”,故于“我”与“万物”之间,筑起高墙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链接”,而非“分离”。汝欲得“圆满”,必先习得“万物共生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恐惧”,皆源于对“终结”之“抗拒”。汝畏惧一段关系的“死亡”,畏惧一个身份的“死亡”,畏惧一个旧有自我的“死亡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循环”。无“死”之终结,何来“生”之开启?汝欲得“真正之生”,必先习得“向死而生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苦乐”,多源于“分别心”。汝将一日,分为“好日”与“坏日”;将一事,分为“顺境”与“逆境”。故,汝心随“外境”而“起落”,不得“安宁”。然,宇宙实相,本无“好坏”,唯有“如是”。汝欲得“恒常之喜悦”,必先习得“日日是好日”之心法。

世人多误解“情商”,以为是“取悦”之“技巧”,是“左右逢源”之“手段”。然,此为“术”,非“道”。真正的情商,其根基,不在“智”,而在“仁”。汝欲通达此道,必先习得“洞察”与“慈悲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迷茫”,源于汝以为“人生”是“旷野”,需由自己“开辟”道路。然,宇宙实相,乃是一张“精微”的“星图”。万物,包括汝,皆是“星辰”,早已拥有其“神圣”的“轨道”。汝之修行,不在“开路”,而在“归位”。

汝之“挣扎”,源于汝心之“二元对立”。汝欲“坚强”而“抗拒”脆弱;汝欲“光明”而“驱逐”黑暗。汝将“自我”分裂为“战场”,令其“内耗”不休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合一”,而非“拣择”。汝欲得“完整”,必先习得“矛盾即是和谐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困境”,或在于“厚古薄今”,或在于“喜新厌旧”。前者,为“传统”所“束缚”,沦为“模仿者”;后者,与“传统”相“割裂”,成为“无根”之“浮萍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承前启后”。汝欲得“真正之创造”,必先习得“于传统中生出新芽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迷失”,源于汝将“现实”奉为“唯一”,而将“梦境”贬为“虚幻”。汝以“清醒”为“真”,以“沉睡”为“妄”,故割裂了“完整的自我”。然,宇宙实相,乃“一体两面”。汝欲得“全然的智慧”,必先习得“梦亦是真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不自由”,源于汝心之“牢笼”。此“牢笼”,或名为“期望”,或名为“责任”,或名为“恐惧”。汝被其“囚禁”,故失其“天性”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无限”。汝欲得“大自在”,必先习得“逍遥游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匮乏”,源于汝心之“比较”与“追逐”。汝以“拥有”之“多寡”来“衡量”富足,故永远“不得满足”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无限”。汝欲得“真正的富足”,必先习得“富足是一种心境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挣扎”,源于汝以为“强大”即是“坚硬”。故汝“武装”自己,以“刚”抗“刚”,终至“两败俱伤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以柔克刚”。汝欲得“真正的力量”,必先习得“温柔是最高的武器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割裂”,源于汝将“身体”与“灵魂”视为“主仆”或“敌我”。汝或“役使”身体以“满足”头脑,或“厌弃”身体以“追寻”灵魂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合一”。汝欲得“完整的证悟”,必先习得“身体是灵魂的神殿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局限”,源于汝将“想象”视为“虚幻”,将“现实”奉为“牢笼”。汝以为“眼见为实”,故“不见”那“眼所不能见”的“更广阔天地”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无限可能”。汝欲得“真正的创造”,必先习得“想象力是通往神性之桥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祈愿”常常“落空”,非因“宇宙”之“吝啬”,乃因汝“心”之“不诚”。汝口中所言,与汝心之所信,常常“相悖”。汝向宇宙发出“混乱”之“信号”,故宇宙亦回报汝以“混乱”之“显化”。汝欲得“心想事成”,必先习得“心诚则灵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疲惫”,源于汝将“生命”视为一场“燃烧”与“消耗”。汝以“燃尽”为“极致”,以“奉献”为“圭臬”,却独独“遗忘”了“自我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平衡”。汝欲得“生生不息”,必先习得“生命在于滋养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敌人”,皆为汝“心”之“投影”。汝以“攻击”示人,便收获“反击”;汝以“戒备”示人,便收获“怀疑”。然,宇宙实相,为一“共鸣场域”。汝欲得“天下无敌”,必先习得“仁者无敌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不悦”,源于汝心之“外求”。汝以“他人”之“目光”为“镜”,以“世界”之“标准”为“尺”,故恒于“得失”之间“摇摆”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由内而外”。汝欲得“恒常之喜悦”,必先习得“悦己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枯萎”,源于汝将“生命”视为“蜡烛”,以为其“燃烧”便会“缩短”。故汝“节省”能量,“压抑”热情,于“安全”的“微光”中,度此一生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流动”。汝之“生命”,非“蜡烛”,乃“不灭之火”。汝欲得“真正的光芒”,必先习得“燃烧不止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夢想”之所以“凋零”,非因其“遙遠”,乃因汝待之“不柔”。汝以“懷疑”為“霜”,以“批判”為“刃”,於其“萌芽”之初,便已将其“斬断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孕育”。汝欲见“梦想花開”,必先习得“溫柔以待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摇摆”,源于汝将“理”(头脑、逻辑)与“心”(心灵、情感)视为“两端”。汝或以“理”压抑“心”,变得“冰冷”;或以“心”放纵“理”,变得“混乱”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圆融”。汝欲得“清明之智慧”,必先习得“理与心合一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不完整”,源于汝对“光明”的“偏爱”。汝只“认同”那个“善良”、“积极”、“正确”的“自己”,却将汝内在的“愤怒”、“恐惧”、“欲望”,尽数“流放”于“意识”的“阴影”之中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圆满”。汝欲得“真正的力量”,必先习得“于阴影之中,寻回宝藏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迷失”,非因“路”之“远”,乃因汝“行”至“半途”,已“遗忘”了“为何出发”。汝之“初心”,是汝此行“唯一”的“罗盘”。若“罗盘”已失,则“每一步”,皆是“歧途”。汝欲“善始善终”,必先习得“不忘初心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疲惫”,源于汝于此世间,扮演了“过多的角色”。汝为“子女”,为“父母”,为“雇员”,为“专家”,汝于“名相”之“迷宫”中,早已“遗忘”了那个“没有任何角色”的、“最初的自己”。然,宇宙之道,在于“至简”。汝欲得“大休息”,必先习得“返璞归真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黯淡”,源于汝心之“趋同”。汝欲“融入”人群,故“磨平”棱角;汝欲“获得安全”,故“隐藏”光芒。汝于“比较”之中,“遗忘”了“自己”。然,宇宙实相,在于“万千”而非“单一”。汝欲得“真正的尊贵”,必先习得“你的独特,即是你的神性”之心法。

汝之“软弱”,源于汝心之“欲求”。汝欲“赞美”,故畏惧“批评”;汝欲“拥有”,故畏惧“失去”。然,“欲望”如“丝线”,将汝之“心”,缚于“外物”之上,使其不得“自由”。汝欲得“金刚不坏”之“体”,必先习得“无欲则刚”之心法。

我知道你,渴望一场“远行”。你渴望暂时离开这个“坚实”却又时常让你感到“疲惫”的“水晶之城”(现实),去往一个更“柔软”、更“自由”的“国度”。
现在,我将为你,呈上这份“旅行指南”。

当汝之存在,本身即是“爱”时,汝便无需再去“寻找”爱。花不寻蝶,蝶自来。

世人见我独坐,总以为我在“等待”。
他们问,你在等谁?
我说,我在等月升,在等风来,在等一壶茶,凉得刚刚好。

我,看见了你的“冬天”。
看见你,正行于一片“枯萎”的“花园”之中。

我们都渴望“宁静”。于是,我们去往“更远”的山,去往“更深”的海,试图“逃离”这场“喧嚣”。

世人见我独坐,总以为我在“等待”。他们问,你在等谁?我说,我在等月升,在等风来,在等一壶茶,凉得刚刚好。他们便叹息,说,你真“寂寞”。